网站公告:

田朴珺被曝开设承礼学院教英国贵族礼仪,学费一年99万

原标题:田朴珺被曝开设承礼学院教英国贵族礼仪,学费一年9

近日,王石的现任妻子田朴珺因为田朴珺在某刊物上发表文章《三代人才能培养一个贵族》,大谈贵族文化被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中。田朴珺女士毫不掩饰自己对英式贵族的艳羡与推崇,在访谈中吐槽中国人“没有素质”,甚至将国外的贵族文化与中国当下进行对比,用来证明自己的核心论点:中国没有贵族文化

都说缺什么才会急于展示自己拥有什么,当哪一天田小姐不再强迫自己做出那些所谓上流的优雅,而是自己的举手投足让身边的人觉得舒适,不再戴着有色眼镜把人分个三六九等的时候,貌似大众还能多少能接受下她的观点。

田朴珺在认识王石之前,学过表演,在娱乐圈里本来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现如今已经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大谈贵族文化了。

可说得越多,越暴露少见多怪,大观园里走了一遭,仿佛自己就不是刘姥姥了。

这是很多新富阶层的通病。吃穿用度变好一点,就开启了自己的贵族梦。

只不过田朴珺的这番谈话可不是无的放矢,背后也是有其他的用意的,有媒体爆料称,在2015年,田朴珺就创办了一个叫承礼的学院,主打的就是教授上流社会的贵族礼仪

但田朴珺只不过是一个依附于大亨处处想出名获利成为上流社会的演艺人,真正的贵族首先是有责任有担当,精神富足独立,有学识有教养又见识,然后是富有,家族积累和传承。但田朴珺貌似觉得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这些,而且学费也是不菲,一年99万,不论教的怎么样,这个学费是够贵族的待遇了。

中国从商周开始就有贵族,但那是 封建+奴隶 制度下的贵族,而从汉至唐的士族豪强,也是占据政治经济资源将人三六九等的阶级鄙视链。 中国新时代的“贵族”属性,既不是复古的,也不是媚外的,它是以唯物主义为根基,吸收传统文化精华 是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自我修养,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的人文关怀! 花99万就能成为贵族,不知道田小姐自己信吗?

贵族:是历史的传承;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是历史和社会需要时能够投笔从戎,保国安民;是冲锋在前,跟我上!是文雅,知识,修养,谦和。是礼仪文化,高雅艺术,时尚潮流。是平等,平和待人。是憎恶分明,坚守正义。是登得高峰又体恤民俗。不事张扬是他的风格。

从课程上看,田朴珺想主打的又是英国贵族那一套。不论是英国贵族,是欧洲贵族很多的礼仪是中世纪的产物,尤其是庞大仆人阶层落后科技时代的产物,精致和讲究让下层社会区分望其项背。中国历代皇室的礼仪和精致一点都不少与欧洲贵族甚至更多。田小姐的认识错误不在于中国没有,是中国曾经有,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都被消灭掉,甚至连基本的道德礼仪都被消灭掉了。

中国在西周、春秋有诸侯国、贵族的时候盎格鲁撒克逊人还在茹毛饮血,魏晋时期的士族、贵族将汉人的古礼、士族规范发扬到巅峰,欧洲还在经历千年的黑暗期。只不过中国没落了一段时间,仓禀实而知礼节;中国还不够强大,一些传统现在没发扬光大,如及笈礼、及冠礼等等。

贵族是一代一代积累的,积累的不仅仅是财富,还有修养,文化,眼界,能力等等很多东西。贵族第一点是贵,不仅仅是说他们有钱,而是他们本身就很贵,这个贵的价值判断是多方面的。田朴珺似乎没有理解贵这个含义。之后是族,就是说他们有自己范围,简单的说他们是排外的。想要进入他们的圈子要得到他们的认可,钱,身份是最底端的方式。重要的是你是否跟他们一样贵!对于贵族来说钱是小事,身份也是小事。真正的大事是他们能否继续贵下去!所以他们的优雅也好,知性也好,善良也好都是为了他们能贵下去做的!所以提升自己才核心,提升自己的能力,知识,修养!钱是为了这些服务的!

英国贵族如果真的知道尊重人类,尊重其他国家,就不会到处殖民侵略了,只看到外表的惺惺作态,没有看到西方人西方贵族本质里的自私和冷漠。

第一代人杀人越货铤而走险,获得第一桶金,第二代洗白职业做起绅士背地里仍然不会拒绝有利可图的卑劣勾当,第三代华丽转身包装自己和家族前辈成为所谓贵族,你去看所有西方的贵族家庭,哪个不是如此。

要有贵族的称呼首先要和品德,德性相匹配的。一个为了金钱名利嫁给一个比自己老爸还大的糟老头的女人还在大庭广众谈论贵族的定义,本身就没有什么说服力

贵族是一种精神,和职业,文化无关,是一种教养,一种骨子里的东西,是修养,心态,人格,情怀的完美结合的结果。是宽容悲悯理智理性客观。。"精英"未必配为贵族,平民也有贵族的人性之光。

殊不知田朴珺扣中的英国贵族,是多么的有教养的又优雅的用坚船利炮铸造当年的日不落帝国。舔着从殖民地抢来的血面包和血香槟,来显示其有多优雅多尊贵。说句难听的脱光了大家都一样,都是充满兽性的,穿上衣服后都特么的装绅士

懂得做任何事都以不损害别人的利益,这是贵族。进出宾馆,友善的对为你开门门童说声谢谢,这是贵族。遇到比你身份低的人不歧视,遇到你比身份高的人不自卑,这是贵族。国家危难,不指望着别人为你牺牲,自己冲锋在前的,这是贵族。路遇不平,敢于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这是贵族。贵族,从来都是描述一个高尚的精神内核的词汇,而不是你背后的金钱,不管是不是old money,也不是你身上光鲜的衣服,不论是几世纪前的传统,也不是你拿腔捏调学得似是而非的伦敦腔

前段时间,看《老酒馆》里面有个教皇子皇孙摔跤的人,感觉他就是贵族,哪怕赤脚下田插秧一整天,上岸时再精疲力尽,也会将手脚慢慢清洗干净,指甲缝里的泥也一丝不苟。回家换上一身洁净发白的短打,正襟危坐的吃饭,哪怕是一个人哪怕饥肠辘辘,也慢条斯理,很难狼吞虎咽。邻居小孩来玩耍,哪怕饭吃到一半,也起身逗乐,不予脸色。

还记得看过天天向上的某期节目,请了一个在国外混得非常好的中国厨师,当时汪涵介绍人家说的是人家被英国授予什么勋爵,准备吹一波,哪位老爷子直接来一句没多大的事情,国外勋爵就相当于我国的劳动代表,只是换一个外国名称罢了,现在发觉好多假精致的女人特别在乎这种虚荣。

当然,不论田朴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就是成功了,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英国贵族论在国内还有市场的根本原因吧。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