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中国机长》主创爆料幕后拍摄:如何还原震惊世界的514事件

原标题:《中国机长》主创爆料幕后拍摄:如何还原震惊世界的514

震惊世界航空的川航514事件过去不到一年半,根据这起事件改编的《中国机长》已经上映了。很多人不知道,从导演刘伟强接到这部电影,距离电影正式上映的时间,根本不到一年。这一年中,找拍摄用的飞机、搭建1:1比例的模拟机、做剧本、找演员、拍摄、后期……全部完成。电影已经上映,全国观众看到之后自有评价,现在回忆不到一年的过程,不管是导演和主演都没有谈到太多不顺利的部分。可以这样说,如果真心想做一件事时,全世界都会来帮助你;也可以用本次事件核心原型人物——机长刘传健的话: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非凡。不管是导演、演员,还是剧组上上下下每一位工作人员,都为《中国机长》把个人工作做到了极致。

杜江:梁鹏进入驾驶舱之前,以为机长和副驾驶都牺牲了

还原514事件,把当天三十几分钟里的惊心动魄还原到银幕中,是《中国机长》面对的第一个重中之重。在这起事件里,驾驶舱的机长、二机长、副驾驶,是最最接近危机中心的亲历者;扮演三个角色的演员,也就需要让自己在银幕中,无限接近几位原型,表现出他们在那一瞬间,最真实的反应。

电影里,挡风玻璃突然碎掉的一刻,欧豪扮演的副驾驶被吸出窗外,半截身子悬在飞机外的高空,张涵予演的机长右手死死抓着副驾驶,左手撑着操纵杆,完全腾不出手去够氧气面罩。电影里张涵予的面目近乎崩溃,五官扭曲的同时,却可能意识不到自己也在落泪。零下四十多度的高空、常人无法承受的大风、紧急释压的机舱,加上需要更加专注去操纵的飞机,以及自己一撒手就可能飞出去的战友,这些压力全部写在了他的脸上。

对这一灾难瞬间的还原,张涵予想要实事求是,但也不想自己的表演被框住,他选择只记住刘传健的一句话:

那一刻,刘传健脑子里其实闪过一丝绝望的念头“这趟可能走远了”,但是他马上清醒过来,即使有一线希望也不能放弃“后面有119名乘客,9名机组人员,有国家财产,还有中国民航的声誉”。

杜江扮演的二机长,在事件发生的一刻并不在驾驶舱,他在乘客和乘务长的帮助下从客舱回到驾驶舱,第一时间成为机长和副驾驶的支柱。他为两位战友戴上氧气面罩,帮助机长恢复状态,照顾受伤的副驾驶。电影中这一系列动作,全是514当天真实情况的复制还原。

但电影中没有明确表现的是,二机长梁鹏进入机舱之前,并不知道飞机发生了什么状况,他甚至以为,机长和副驾驶都已经牺牲,自己需要独自承担一架飞机上的全部乘客和机组成员的安全,并且飞速想了一些紧急应对策略。

这是原型梁鹏在电影拍摄之前,告诉几位主演的话。拍摄《中国机长》前,导演、编剧、演员们都和事件原型人物进行了极为深入的了解,张涵予说,刘传健机长在生活中不苟言笑,严于律己,于是他自己在剧组里很少说话,回到家里也很少说话。为了表现出原型在高空遇到的真实场景,他与扮演副驾驶的欧豪在1:1比例的模拟舱中,每天被好几个风筒连续吹着,一吹吹一天,肚子是涨的,脸是干的,每天什么都听不见。但在这种极端模拟环境下,张涵予说,演员已经能够身临其境,迅速和角色合二为一。

刘伟强:514事件过去几天,就有演员说我可以拍这个题材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知道结局的电影,所以要给观众的悬念不是结局,而是整个事件里,每一个人是如何应对,每一个人的努力如何积聚起来,导向最后的脱险。对于这样一部电影,导演刘伟强要还原事实,更要进行艺术加工,要让大家看到真实的事件中每一个细节,更要让观众感受到“过山车一样”的感官刺激。

不管是张涵予还是杜江、欧豪,都不是第一次与刘伟强合作,他们说比起之前,这次刘伟强在片场明显压力很大“感觉有点严重“。

但是对第一次拍摄航天题材的刘伟强,他说这次“挺刺激”。他和主创们一起去模拟舱学习,还和编剧一起请教各种专家,工程师、天气专家、航空专家,关于机舱释压、关于飞机备降……好像进行了一次集训。即使这样,他还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这部电影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一切好像都是注定。川航514事件过去几天之后,刘伟强身边的人聊天的时候提了一句,这是个不错的电影题材。有个演员对他说“导演,你可以拍这个题材的”。不过一直到了当年九月,刘伟强见到于冬,对方才拿着中国机长故事的改编权问他“你来拍行不行”,刘伟强一口答应了。

一切也似乎都非常顺利。确定要拍摄《中国机长》时,电影也已经确定要在2019年的国庆档期上映,时间还剩下不到一年,刘伟强要实现“从0到1”,首先就要找来一架真实的飞机,他跑了很多地方,看到其他电影拍摄用的飞机都是分成几部分拍摄,觉得不够真实。去年他去成都,在川航开会时看到一架模拟机,可以实现电影拍摄需要的颠簸,他打电话给做出这架模拟机的公司,自报姓名说明来意之后,才知道对方原来当时也在川航开会,对方在七楼,刘伟强正在三楼。

做出这架与真实飞机比例1:1的模拟机,还要让它在运动平台上不停颠簸、翻滚。这台模拟机有20吨重,运动平台怎么承重,拍摄能不能顺利进行,又是摆在团队面前的问题。制作模拟机团队的总工程师说“刘导,我们专门拨出100个人计算,一起支持你”。

即使前期条件都准备充足,为了拍摄出真实的颠簸,他也是小心再小心,包括饰演乘客的所有跟组演员在内,剧组不能选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的人“登机”出演;即使是经验老道的摄影师,当模拟机颠簸的幅度稍强一些,摄影师就会站不稳影响拍摄,以致于只能重来。

电影临近上映时,听导演讲起这些来语气轻松,而在拍摄中,最轻松的时候仅仅在每天收工结束之后,他会问问大家身体怎么样,然后看素材、剪辑之后,大家一起看看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地方。他还会和被大风和受伤妆容弄得脸过敏的欧豪开玩笑说“今天效果挺好啊,明天风再大一些吧”。

张涵予:太不容易了,我真的不知道他怎么把飞机开回来的

《中国机长》的路演宣传,几位原型人物也都参加了,很多人才看到了角色背后的真实人物,原来袁泉扮演的乘务长毕楠,是一个漂亮大气的川妹子;杜江演的二机长梁鹏是个风趣轻松的胖胖的年轻人;大家都在说欧豪与他演的副驾驶徐瑞辰,长得像失散的两兄弟;而最稳重的刘传健机长,就和张涵予一样,气场强大。

演员们在采访中说,这部电影是拍给观众的,是拍给民航系统的,更是拍给这几位原型人物的,想让他们看到电影之后,发现自己身上的“小彩蛋”出现在银幕上,让他们觉得温暖。

经常在各种电影中扮演英雄的张涵予第一次看过成片之后,激动得一夜没睡,他说自己不忍看,看到电影里自己扮演的机长驾着飞机穿过云层时,他鼻子酸酸的“太不容易了,我真的不知道他怎么开回来的”。

“我是带着对他的爱,对他的崇敬来塑造这个角色。”这是张涵予在宣传中经常提到的一句话。

刘伟强在采访中说,观众看完《中国机长》应该能明白,为什么飞机会晚点,从此我们坐飞机不该再埋怨飞机晚点“他们要承担安全的责任”。

几位主演在每一个城市的路演途中,都说拍完这部戏,了解到航空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之后,对坐飞机更加放心,因为“信任“。袁泉甚至说,从此看到空乘来为自己做服务时,会主动让她们”先去忙别人吧“。

来自淘票票媒体号:新片值得看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