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从排片第一到最后一名,实力、号召力顶级的《攀登者》,究竟输在哪?

原标题:从排片第一到最后一名,实力、号召力顶级的《攀登者》,究竟输在

今年国庆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七十周年华诞,在这喜庆的日子里,上映了许多好看的新电影,不过与祖国相关的电影,才是这段时间呼声最高的。9月28日开始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和《攀登者》三部影片中,最开始排片最高的是《攀登者》,但是上映到十月一日,两天的时间过去了,《攀登者》从排片第一降到最后一名,同时,综合票房也降到了三部同期上映影片的最后一名,实力、号召力顶级的《攀登者》输在哪?

1、输在颜值上

艺术虽然来源于生活,但是最后加工处理拍摄成电影,肯定要高于生活的。《中国机长》即使不看剧情,就听听片名也可以脑补出漂亮的空服小姐姐和帅气的机长大哥,很多人就凭这一点毫不犹豫的买票了;而《攀登者》就不一样了,一听片名,大家就脑补出在高寒缺氧的高原地带,人人都包裹成粽子的情况,别说颜值看不出,相隔零点五米就分不清男女了,毕竟,像《流浪地球》那样燃烧理想的影片是少数,光靠情怀引不来票房啊。

除了主演张涵予和袁泉一个男人味爆棚,一个演技精湛,其余的演员也是个个颜值超高。欧豪就不用说了,杜江这次还在《我和我的祖国》里扮演了国旗护卫队的一员,帅出了新高度。张天爱、和李沁再加上新演员张雅枚、杨琪茹,影评说这是史上颜值最高机组,真是一点儿都不夸张。

2、英雄主义情节的缺失

漫威电影之所以风靡全球几十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无处不在的英雄主义情节,为每一个看电影的人带来想象、希望和绝处逢生的美好。再懦弱的人也有英雄主义情怀,再强大的人也有体力不支的时候,电影是所有人穿梭于理想和现实的时光机,电影是大家未尽梦想的导火索,正是因为有着如此神奇的力量,英雄的光环才成为大多数电影最耀眼的主旋律。

而电影《攀登者》主旋律渲染的却是一种情怀,一种执着,一种为团队共同理想奉献的精神,影片的编剧是藏族作家阿来,他写这部电影的剧本初稿只花费了两周的时间,因为他对于攀登者再熟悉不过,所写的都是高度还原的现实,他笔下的剧本涵盖了众多攀登者不同的点,虽然吴京和章子怡是主线是主角,但总体来说,攀登过程没有个人英雄,每一个登顶的人都是靠着后方的支援,靠着那些永远也无法完成登顶的朋友帮助,来完成这个团队共同的梦想。情怀固然重要,但商业需求却如此现实,鱼和熊掌就不能兼得啊。

3、极限运动的距离感

《攀登者》讲述的是众多登山者为了祖国的荣誉,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断攀登证明实力的过程。虽然情节通俗易懂,但是极限运动的距离感拉开了影片和群众的距离。攀登珠峰首先需要提高提高体能水平,普通人达到能攀登珠峰的身体状态,至少要在教练的指导下,连续锻炼两到三年,这个费用十几万不算多。然后我们还需要购买顶级装备,那些过冬穿的大棉袄二棉裤肯定是派不上用场的。最后,攀登珠峰最基本的向导加装备、氧气瓶费用一起,三十五万起跳,这么昂贵的极限运动,对于普通观影人来说真是没有太多吸引力。

因这个题材而拍摄成的电影在宣传时非常有噱头,再加上吴京和章子怡在华语电影圈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胡歌和井柏然的好人缘,首映礼做个秀,话题的热度肯定分分钟超越《中国机长》,引起极大的关注度是必然的,但是当大家走进电影院的那一刻起,影片本身的内容就会失去对观众的吸引力。

4、喜新厌旧

娱乐圈向来是喜新厌旧的,吴京近年来凭借《战狼》、《流浪地球》到达了他做演员生涯的最高峰,他的演技和他的艺德在演艺圈无人不交口称赞。章子怡也凭借结婚生女第一次上真人秀,再度获得观众好感,人气直线飙升。但是没有演员会一直停留在关注度的巅峰,娱乐圈总是山水轮流转的,人家看厌了一线明星,想换换口味不行吗。

张涵予的作品虽然不多,但是部部经典,《湄公河行动》、《集结号》、《厨子、痞子、戏子》等影片都非常耐看,同样的,袁泉也是这样一个凭借实力说话的演员,两人都很久没有出现在大银幕上了,这次携手同演电影,很多观众都非常喜欢这样的新鲜组合,票房的飙升就说明了一切。

不过虽然输了“面子”其实《攀登者》首日超过一亿元的票房数据也很不错了,要知道娱乐业没有这么发达的时候,一部电影几百万几千万票房的比比皆是,做电影就像做人,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全身心的感受电影的单纯,才是成功的最佳境界哦。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