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抛弃内娱,定居美国,恋爱15年未婚未育,这位50岁的“京圈公主”还好吗

纵观徐静蕾的生活轨迹,微博的简介更贴近她本人:将鸡毛蒜皮的生活过成了诗、画成了画。

很多年前,正值青春的徐静蕾就自称为“老徐”。

在这个拼命改年龄、装美的娱乐圈,有点格格不入、不入主流,那时的她,已经显示出和岁月较劲的蛛丝马迹。

图片

前几天,微博刷到徐静蕾的近照,蛮意外的。

一是因为她无敌好的状态。

有少女般的眼眸,还有50岁的恬淡与娴静。

图片

久违更新的几张照片中,就是非常舒展、自由自在的状态。

图片

仔细想来,徐静蕾好像离开内娱太久太久了。

你敢信吗,她最近拍的一部作品,已经是2018年的事了。

图片

而且她和娱乐圈断舍离非常决绝,可以说是毫无预兆的,就直接隐身了。

这些年内娱纷纷扰扰,昔日的大花旦们,消失的消失,养新人的养新人,只有徐静蕾非常潇洒的一走了之,快乐地享受个人生活去了。

用现在的话来说,她的状态已经是next level了。

不是内娱容不下她,是她抛弃了内娱。

图片

说起徐静蕾,首先想到的标签就是“文艺女神”“才女”。

她不仅是演员、导演、博客女皇,还会精通书法、绘画,她当过教师,办过杂志,还成立了自己的网络科技公司。

2006年,徐静蕾的博客仅仅开通112天,点击量就突破了1000万大关,成为了“中国博客第一人”。

当时就有人估值,徐静蕾的博客值1500万美金。

并且,常年入围福布斯名人榜前十。

2007年,徐静蕾又独立投资创办了一家文学类公司,开始出版互动电子杂志《开啦》。

并且,由她执导的《杜拉拉升职记》曾获得中国大陆一亿的票房,成为大陆首个票房破亿的女导演。

图片

撕掉才华的外衣,她是自由的化身。

关于徐静蕾的评价很多,其中高晓松的说法最形象:徐静蕾是能让直男癌魂牵梦萦的“大飒蜜”,她更有本事的是,把直女癌厌恶的“大飒蜜”加入自由的味道,变得性感起来。

1974年4月16日,徐静蕾出生在北京市朝阳区,祖籍是中国湖南省娄底双峰县。

父亲徐子健和母亲于淑荣都是普通工人。徐静蕾下面还有一个弟弟。

提到小时候,徐静蕾说得最多的一个字,是“惨”。

父亲是典型的“虎爸”,对她实施的教育,是军事化管理。

从上小学起,她的生活就被设置得明明白白,毫厘不差。

每天必做的事,包括但不仅限于:

晨跑、学英语、写日记、背唐诗、读范文、临摹字帖......

晨跑时间不足20分钟,不行;毛笔字写得不好,也不行。

一旦悖逆,棍棒伺候。

这种被掌控的阴影,笼罩了徐静蕾多年。

哪怕现如今提笔写字时,父亲站在旁边,手也会不自觉哆嗦。

可也正是这个曾令她厌烦的“童年阴影”,不仅让她一路保送进北京朝阳区的一间中学,而且还逐渐成了她生活里不可舍去的部分。

2006年,她的字还加入方正字库,命名“方正静蕾简体”。

图片

除此之外,小时候的她,穿什么衣服,也在父亲的监管之下。

有一次,她穿了件好看的新衣服。

父亲看到后,勃然大怒,一连训了她好几天。

说她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从那之后,徐静蕾再也不敢花时间在穿衣打扮上。

做什么,怎么做,全由父亲安排。

哪怕进入青春期,也不敢冒出一丝逆反苗头。

图片

徐静蕾上学后,父亲徐子健就从工厂辞职,自己开了一个做霓虹灯的工厂。

工厂开起来以后,接来很多制作霓虹灯箱的业务。

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灯箱上的字都要靠人来写。

可是找书法家费用又太高,为节约成本,父亲徐子健决定让自己的女儿来写。

后来徐静蕾看人家画画,自己也喜欢上了画画。

17岁的她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偌大的北京城中,走很远的路去学画,一年的时间,她一心要考中戏的舞美系和工艺美院,却名落孙山。

当年报考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化妆专业,但没有录取。

1993年,她考上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耳边没了“不许、不能、必须”的声音,压抑多年的叛逆终于生根发芽,破土而出。

众所周知,老徐一直属于明星里的“异类”,她总与娱乐圈保持着某种距离。

在大二的时候,徐静蕾就出演了《同桌的你》,正式进入娱乐圈。

儿时在父亲监督下培养出来的书卷气,让徐静蕾成为“白莲花”一般的存在。

有了好的形象和好的作品,还不足以令她走红,她还需要一个机会。

而这个机会就是王朔。

王朔与叶京,郑晓龙等人都是属于京圈的大佬级别人物,

手中掌握着很多影视资源,冯小刚的崛起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王朔第一次看到徐静蕾时,就被她身上的气质深深吸引了。

图片

为了能给徐静蕾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王朔不断为她寻找资源,还将其推荐给著名的导演赵宝刚。

凭借着出色的表演,徐静蕾在1997年通过《一场风花雪月的事》这部电视剧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图片

第二年,她的另一部佳作《将爱情进行到底》上映,一度风靡全国,是最早也是当时最火的青春偶像剧。

由此,徐静蕾便和章子怡、赵薇、周迅并称为“四小花旦”,星途一片璀璨。

2003年凭借电影《我爱你》获得第9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新人女演员奖。

又凭借电影《开往春天的地铁》和《我的美丽乡愁》分别获得第2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

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她开始退居幕后,做起了导演。

这在当时让很多人都匪夷所思“为什么星途一片大好的演员不做,开始转型做导演”,但徐静蕾用她的作品证明“她可以”。

2003年,29岁的徐静蕾自编自导自演了她的第一部导演作品《我和爸爸》,成为早期的文艺片女导演之一。

此后,她又执导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作品,作品和口碑都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图片

2010年,她导演的《杜拉拉升职记》票房突破一亿,此时已36岁的徐静蕾成为中国首位票房过亿的女导演。

图片

也正是这时,她和电影男主角黄立行开始传绯闻,结果面对媒体时两人拒不承认。

但在接受采访时,当徐静蕾被问到“为什么总喜欢找黄立行当男主角,他身上哪一点吸引你?”的时候,她大方回应:哪都吸引我。

两个人虽然没有公开,但这也基本是众所周知的秘密了。

对于婚姻与爱情,才女徐静蕾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她认为女性应该独立,不要在意男性的想法。

她的人生,她的事业,她的家庭与婚姻,所有的出发点都是自己,以自己的真实想法为重。

后来,她给自己放了将近两年的大假,到全世界各地游历,专心享受着自己的生活。

在《环球人物》的一次采访中,被问到:“娱乐圈节奏很快,你速度放慢,不担心被遗忘嘛?”

她说:“把走红当成一种负累,那就不是聪明之举。”

相比大部分享受穿着华服在聚光灯下的明星来说,老徐更喜欢自由,“别人说什么不重要,我自己喜欢和开心就好。”

她执导的电影《绑架者》记者宣传会上,因为和其他影视宣传撞档期,当时到场的记者寥寥无几。

她也不慌张,干脆在现场支起麻将桌,和演员白百何、明道、黄立行一起打起麻将。

图片

这的确很符合她一直强调的价值观:“我的伟大理想就是想干嘛干嘛,想起一出是一出就最好,就不用有什么计划,因为所有计划都是瞎掰的。”

图片

徐静蕾活成了许多人想活成的模样,在她的社交平台上,她也经常晒出她的生活日常。

打高尔夫球。

与三五好友结伴游玩。

有事没事就练练书法。

她仍旧像少年一样充满好奇心,不断在学习解锁新的技能,还开始学弹琴。

她开始学烹饪,爱上厨房和厨具。

图片

她还给自家新房粉刷、做清洁……翘着二郎腿的样子,充满青春感。

图片

徐静蕾的生活,一直都是不符合中国人对女性的传统定义的。

她很早就经济独立,是大学班里第一个买车的女孩。

因此她对男人没有物质诉求,在一起的男人,都是才子。

她公开宣称自己不是不婚主义者,只是“无所谓结不结婚者”,因为那张纸不能保证任何人活在爱里。

她公开过自己的冻卵计划,还公布了整个过程,算做了一次科学扫盲。

原因嘛,她说还没玩够。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