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白夜追凶2」,潘粤明悬了

三月好消息不断。

之前的定档困难户接连传来消息。

好消息还有附加一条:

《白夜追凶2》宣布4月开机。

2017年的剧,被大家念念不忘到现在,即使改名成意义不明还有点鸡汤的《白夜破晓》,大家也期望不减。

图片

当然。

随着开拍消息敲定,那些无法回避的问题也再次回到视线中心:

还会火吗?

挖过的坑,还会填吗?

最重要是。

这次,还会删吗?删多少呢?

今天这篇,Sir结合所有幕后资料,一次过给你们讲清楚。

图片

01

“凶手”不止一个

其实,《白夜追凶》大火的2017年,第二部就已经立项。

沿用原班人马,连海报都做好了。

2018年,潘粤明在一场颁奖典礼上公开说过会在下半年开机,当年他也曾透露剧本正在创作。

当时剧组自信地公布,续集会在2019年8月左右上线。

图片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

续集一直搁浅到现在,2020年,导演王伟还曾非常悲观地在采访中说:

“我个人从导演角度不打算继续做了。”

就当大家几乎已经不抱希望时,最近,潘粤明在节目里又亲口证实,剧组马上就要开会重启这个项目。

图片

如今看,网传的导演确实也不是王伟,而是第一季的摄像刘英剑。

至于为什么搁置这么久,网友们众说纷纭。

有人猜是《白夜追凶》剧本著作权的官司,版权没定论。

这场官司的主要矛盾,是故事大纲和前四集为指纹与女友共同构思,但剧播出,编剧一栏只有指纹一人署名。

图片

△ 网剧《白夜追凶》引发著作权纠纷,《中国法院网》

Sir查了一下,官司2018年开打,直到2020年,指纹前女友还在等待第二次开庭。不过,从文书上看,她告的是指纹本人和优酷,且是之前剧本的纠纷。诉求,也只是道歉,并不涉及之后的第二部创作。

所以说,这个官司基本跟第二部没啥关系。

还有人猜,主演潘粤明近几年一直在拍《鬼吹灯》系列,抽不出身拍《白夜追凶》。

Sir又去查了下——

潘粤明三年拍三部《鬼吹灯》,以《龙岭迷窟》为例,2019年5月开机,8月杀青,耗时三个月。

而第一部《白夜》拍了120天,四个月。

虽然咱也不好不让潘粤明老师休息,但这行程并不算紧,硬塞个《白夜追凶》,还是能塞上的。

图片

所以这个说法,其实也站不住脚。

还有一种猜测。

有所谓“业内人士”说第二部是遇到了审查问题,剧本一改再改,迟迟改不到满意的。

(王伟的采访也许是映射这点)

图片

△ 网上大家的猜测

外界众说纷纭,或许《白夜》的搁置,并不是一个原因,而是多种因素的合力。

不过阴谋论如此甚嚣尘上,创作过程如此曲折,也算是独一份。

毕竟第一季留下来的坑太大,观众太迫切地想知道答案。

02

未填的大坑

第一季最大的谜团:

谁是吴征一家灭门惨案的真凶?

第一季,已经通过一个纹身,暗示当晚出现在现场的,正是犯下多起命案、新人女警周舒桐的前男友、 被开除警籍的叶方舟。

图片

同时,也有种种线索暗示,叶方舟只是一枚棋子。

他背后,可能会像《名侦探柯南》一样,有一整个黑暗组织。

还有次一等的谜团:

结局押运戏码中,哥哥和弟弟到底有没有交换,用什么手法换的?

这点,大结局的暗示其实还是比较明显的。

从隧道逃出去没戴围巾的“关宏峰”,结尾处半在阴影里微笑的潘粤明。

还给了个哥俩换围巾的黑白镜头。

图片

种种迹象表明,原本要被押进监狱的关宏峰,已经暗渡陈仓换成了关宏宇。

观众唯一缺的,就是剧给出的明确解释,毕竟悬疑片嘛,没下最后定论时,一切都可能反转。

当然,还有其他的坑。

比如,韩斌的身份到底是什么、最后大决战时到底是谁开枪打死的叶方舟……

以及还有一个持续性吊着观众胃口的期待:

关宏峰该如何查到真凶,洗脱自己的罪名。

或者说不那么具体点,大家期待的是更精彩、更严密的故事。

注意Sir说的,严密。

第一季,基于新奇的人设

一明一暗,一文一武,兄弟俩联手探案。

看部剧,观众能得到三重刺激。

第一重,是解决接连不断复杂案件的刺激;

第二重,连接到主线,走的是两人抽丝剥茧逐步接近真相的路数;

第三重,在熟悉且聪明的人面前互换身份,任何蛛丝马迹都可能成为被识破的证据,这是剧集中最隐秘的刺激。

三重刺激砸下来,加上紧凑的剧情、超快的节奏,就算剧情有些bug,观众也被砸晕了,来不及细想,就接着进入了下一个刺激的案件。

图片

等大家回过头来再想带着脑子盘一遍剧情,却发现案件中的种种不合理。

尤其后半部分——

在刑侦、探案的剧情之外,硬生生加了几集谍战、枪战戏。

关宏峰和关宏宇卧底黑帮集团一段,角色和反派双双降智。

情节处理也异常儿戏。

事件的关键转折点,竟是黑帮老大忽然玩性大发,把枪交给另一个卧底,让她处决关宏峰。

结果,一枪爆头。

图片

而这,也成为剧里最为人诟病的场景。

这个毛病在今年的大热剧《狂飙》里也有:用快速的节奏、风格化的人物、细腻的演技来掩盖剧情bug、人设断裂。

可不一样的是,《狂飙》能持续爆火,很大一方面是因为人物行为给出的绝佳“出圈”素材,什么猪脚面啊、“什么档次跟我看一样的电视啊”、“遭老罪喽”啦……

图片

△ 一些梦幻联动

这些,《白夜》几乎没有,悬疑剧在当时有一定门槛,且《白夜》的人物少,单元形式角色匆匆而过。

Sir试问,在不回看剧情的情况下,你能记住几个单元剧的角色?

能帮助《白夜》获得高口碑高热度的最大利器,还得是够硬的逻辑、够合理的剧情。

而这,是观众对第二季除了“填坑”之外,最大的期待。

03

追凶与破晓

要问Sir期不期待《白夜追凶2》。

答案当然是肯定。

但理智告诉我,这期待,最好保持审慎的态度

只从片名的改变:由直白的“追凶”,到积极阳光的“破晓”,或许可以窥见一点端倪。

6年过去,不管是创作环境、悬疑剧市场还是观众口味,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悬疑罪案剧领域,一直是人才高度内卷的地方。

也是容易出爆款的地方。

盘点近几年爆火的剧,很大一部分都带有悬疑元素。

《琅琊榜》《人民的名义》《隐秘的角落》《狂飙》……

这些,大多是大IP、大制作,就算不是重点项目,也是正剧规格。

《白夜追凶》有点不同。

2017年,网剧还算是有点新鲜的玩意儿。

图片

网剧制作,远未走上精品化道路。

也还没跟电视剧同一审查标准。

粗糙、猎奇,这仍是观众当时对网剧的印象。

但《白夜追凶》制作精良,情节紧凑,一上线,一周播放量就破亿,豆瓣一度飚上9分,刷遍朋友圈。

当年11月,Netflix就买了《白夜》的海外发行权,计划在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线。

娱乐圈流行这样一句话:

小火靠捧,大火靠命。

当命运的橄榄枝哐哐往大家头上扔时,被砸的人总是猝不及防。

导演王伟说得很耿直:

“不是说为了有梦想去当导演,是因为公司有活没人干,我就带着大家去干活。”

做导演、拍影视作品,对他来说算不上情怀,就是当个工作认认真真做着。甚至一开始五百拉他去拍普法栏目剧时,他都因为没有经验而一度拒绝。而这些普法栏目剧,正是团队制作悬疑罪案影视作品“梦的开始”。

就是这样不带目的、专研专精的态度,反而让剧更加纯粹,一跃成为当年爆款。

2017年的黑马不止《白夜追凶》一匹。

在此之前,已经有8.5(2017年)的《无证之罪》和8.4(2017年)的《河神》,没想到暑假末,又横空出世高达9.0(2017年)的《白夜追凶》。

那一年,可以说是国产悬疑网剧的最后一次集体爆发。

而爆发之前,已经有了类型上的长久积蓄。

2014年,出现了第一部出圈的悬疑罪案网剧《暗黑者》,主角团基本由天才组成,有不讨喜的冷面人、暗黑少女、黑客。

图片

在此之前,悬疑罪案网剧都是小众题材,就算是小火的《暗黑者》,顶多也是“小圈子狂欢”。

一年后,2015年《心理罪》,主角照样是个有特殊能力的天才,而犯罪分子,多少都有些变态,有各种脑回路和常人不同的犯罪动机。

图片

△ 因为缺爱而起杀心的宿管大妈

再往后,还有2016年《余罪》《法医秦明》,卧底的痞子警察,让张一山彻底摆脱童星标签,《法医秦明》也成为剧版系列的唯一“白月光”。

到了《白夜追凶》播出的那年,网络热播自制剧TOP10名单中,悬疑题材不仅占据半壁江山,流量前三更是被悬疑题材承包。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